探访四川乡城“白色灌礼”:雪域高原上世代传承的“仪式感”
中新网甘孜9月19日电 题:探访四川乡城“白色灌礼”:雪域高原上世代传承的“仪式感”
记者 岳依桐
金秋九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村民扎比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日子”——为自家白藏房进行“白色灌礼”。
位于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核心腹地的乡城县,共有12个传统村落,分布着6000多座白藏房,拥有全国最大的白藏房夯土建筑群。若从上方俯瞰,一栋栋白色的藏房仿佛一颗颗被撒在山间的珍珠,洁白、圣洁。
漫步村中,记者看到白藏房外观方正,造型古朴,一般为两到三层,门窗精雕细刻,彩绘明朗鲜丽,门檐、窗檐下、中柱上多挂有红、黄、绿彩绸,以表吉祥。
扎比(左)和妻子木绕太正在准备“白色灌礼”所需的土浆。记者 王磊 摄
据了解,白藏房之白,并非用涂料粉刷而成,而是当地居民用从山上挖下来的白垩土拌水成浆,再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墙面变白。
每年传召节前后,当地居民都会浇一次墙,除了保持美观以外,还能起到防雨渗透的作用。这个世世代代传承的充满仪式感的浇筑过程,在岁月中逐渐升华,就被称为“白色灌礼”。
一大早,61岁的扎比就穿上正式的藏装,玫红色的衬衣让他看起来精神头十足;扎比的妻子木绕太则穿上全套“疯装”——这是当地女性最具特色、也最隆重的传统服饰。老两口想用盛装表达对“白色灌礼”的重视。
登上白藏房屋顶,扎比和木绕太将提前准备好的白垩土放入桶中,加入适量的水后进行搅拌。随后,夫妻二人将白色的土浆盛入茶壶中,再沿着墙面缓缓浇下。木绕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呼唤邻居来帮忙拍照、拍视频,记录下今年自家的“白色灌礼”。
“房子是我们的珍宝,我们住在白藏房里的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一次‘白色灌礼’,做完了第二年会更好。”扎比告诉记者,一次完整“白色灌礼”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偶尔忙不过来,亲戚朋友之间也会相互帮忙,“顺便交流下感情。”
扎比(右)和妻子木绕太正在进行“白色灌礼”。记者 王磊 摄
在乡城文化里,“白色灌礼”被赋予了深厚的吉祥祈福意义,有着类似“醍醐灌顶”的意象。当地在这一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开展了多届“白色灌礼节”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更加具有“仪式感”,也进一步擦亮了“中国白藏房文化之乡”的招牌。
随着时代发展,喷枪、搅拌机等器械也被部分人家引入每年的“白色灌礼”中,还有人专门售卖需要去山上挖掘的白垩土,使得整个过程相对较为轻松。但大多数人家仍沿用传统的方式。
“已经习惯了,每年都要做一次(‘白色灌礼’),这对我们家是很重要的事。”在今年49岁的仲德村村民拥初呷看来,这是无需追求快和方便的过程,白藏房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乡城人,而乡城人也将坚持一年一年保护这座身体与心灵的庇护所。(完)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华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若侵犯版权,请联系美国华商网编辑删除,争议稿件请发邮件至594958710@qq.com。
-
叶谋迪:从英伦华商领袖到"一带一路"的生态使者
——专访英国华人保守党主席、华商领袖叶谋迪特约记者 辛珝7月的北京暑气正酣,联合国《世界生态》品牌中心会议室里,英国华人保守党主席 [详细] -
管必红:为维护华社权益发声
华人维权需要一个组织,我向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注册登记了大费城华人维权会。自封为会长,带领一些人集会游行,为华人社区维权。很多人看 [详细]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要点解读
一、会议基本情况 1、会议开幕:2025 年 3 月 4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应出席委员 215 [详细]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文字实录)
石泰峰: 各位委员、各位朋友、各位同志: 2025-03-04 15:01:07 石泰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 [详细] -
管必红:情系桑梓 侨心筑梦
本期嘉宾 时间:2025年2月25日 嘉宾:世界华人精英联合会创会会长兼理事长 管必红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国访谈 [详细]